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仲景中药网 > 动态 >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批复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相关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示范区建设已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说,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中医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功能更加突出。

据介绍,上海着力把社区打造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设了中医科;浙江以“中医处方一件事”数字化改革为切入口,推动中医医院实现临床、科研、服务的系统性重塑和全过程监管;山东、湖南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不断彰显,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江西、四川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医药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放大。

广东是首批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省份之一。记者从广东省中医药局了解到,近两年来,广东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关键环节改革。其中,在健全医保支付政策方面,将132个一类服务项目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遴选169种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和56个中医日间治疗病种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分值库。

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广东协同推动中医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推行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落实“重经典、早跟师、早临床”;实施葛洪中医药人才计划,建设40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和33个人才培养基地。

在完善人才评聘激励机制方面,广东出台《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在中医药人员高级职称评价中突出中医药临床水平、服务质量、工作业绩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完善人才评价政策,有效落实基层服务满10年中医药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在优化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方面,广东开展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遴选试点工作,构建“名医-名方-名药”的中药创新发展新路径;简化港澳已上市的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推动中成药注册标准、检验标准互认。

“广东抢抓机遇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统筹推进、互动共建,双向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医疗、创新、人才、产业、国际化‘五大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说。

中医药综合改革加强协调联动

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医药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得到加强。余艳红说,各部委加强指导支持,各示范区强化综合改革“一盘棋”,省级各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制定系列专项改革方案,鼓励地市围绕不同主题先行先试,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作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广州市以“打造中医医疗高地”为改革主题,其中一项任务是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1+N”针灸服务网络。

这一网络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整合全市多家针灸特色突出医疗机构,形成多学科、专科优势突出的广州市针灸亚专科集群。目前,该院全市针灸从业人员系列普及化培训,累计参加人员线上线下近5万人次,推动全市针灸服务同质化和标准化发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广州市针灸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于林介绍,“1+N”服务网络联盟体系架构已完成搭建,遴选出36家基础设施较好、中医诊疗设备配置齐全、针灸特色突出的单位作为广州市针灸“1+N”服务网络联盟单位。联盟单位覆盖广州市11个区,延伸至省内东莞、梅州、英德三市,并辐射至贵州省毕节市、安顺市和黔南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青海省西宁市,华南地区最大的针灸医疗体已初步形成,持续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珠三角地区以外和医疗卫生资源薄弱的大型居住区辐射转移。

广州今年还实施“中医药固基强能工程”,由市级中医院牵头组建覆盖11个区的各种形式的医联体,通过“筑巢引凤”计划,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140个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形成“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强化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素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召开相关新闻发布会介绍,在各示范区,中医药综合改革统筹协调已经形成合力。山东省围绕支持中药产业、中医技术、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养康养发展和提高群众中医医保待遇水平,提出20条政策措施;浙江省全面开展“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深化“管理、服务”双向协同和“居民、医生、治理”三端联动,建立省市县医疗机构协同、中医处方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服务新模式。

助力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10月25日,一辆装载着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的货车从广东珠海驶入澳门,由澳门镜湖医院成功接收。此次跨境调剂工作经粤澳两地药监部门批准,由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牵头协调,是内地医疗机构制剂首次跨境使用。

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介绍,首批获批准引入澳门的五项内地中药医院制剂包括中医妇科、儿科及骨科临床用药,均已于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使用逾1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是安全有效的医院制剂。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荣源说,此次跨境调剂工作有助于提升内地优质院内制剂在境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同时,也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奠定基础。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更加主动,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余艳红说。据了解,除了推进内地院内制剂跨境至澳门使用外,广东还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港澳中医师到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执业,简化港澳已上市的传统外用中成药在内地注册审批流程。

长期以来,港澳地区优质的外用中成药备受大湾区居民青睐。广东省药监局积极开展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的简化审批工作,通过调整审批事权、精简申报材料、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服务等政策举措,推动港澳外用中成药在内地上市。截至今年9月,已有10个品种通过该政策获批内地注册上市,其中澳门2个,香港8个。已受理在审品种4个,有意向申报正在提前介入指导服务品种4个。

目前,广东已成立中医药、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等多个粤港澳专业联盟,建立中医药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医药类注册企业达到233家,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持续推进。

“2022年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以来,广东持续打造‘五大高地’,推动广东中医药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全面构建服务能力领先、与区域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格局,建成引领全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一带一路’的综合改革示范区。”徐庆锋说。

据余艳红介绍,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关键问题,发挥地方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进一步调动改革创新主观能动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积极推广改革成果和经验,让更多地方、更多人民获益。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