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曾经学习中医,后来由于照顾家庭没有继续深造,18岁时叶轩婷决定学医,希望完成妈妈的心愿。从2010年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读本科,到今年博士毕业、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工作,她已经在医学道路上坚定地走了10多年。
叶轩婷是中国台北人。高一时,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交流活动,第一次来到大陆。不到10天的行程中,她和同学们在上海的复旦附中、市北中学听课,游览了上海、杭州、苏州的景点。上海之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出于这份亲切感,高中毕业后她选择到上海学习。
“第一次来上海,觉得上海和台北没有太大差距;如今我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觉得上海发展得非常迅速,电子支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叶轩婷说,上海已经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家里人常来上海看我,已经适应这里的气候和便利的生活方式。”
对叶轩婷来说,选择肿瘤科专业,是将自己的兴趣当成了工作。本科毕业时,中医的博大精深吸引她继续深造。她说:“当时我发现肿瘤疾病越来越常见,自己和身边朋友家中都有肿瘤患者,因此选择这个方向进行研究学习。”
博士期间,叶轩婷专攻中西医结合的肺癌治疗。她将导师和科主任视为自己人生路上的贵人,“他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很耐心地教导我,也给我很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所以我能够顺利留在岳阳医院工作学习。”
经过多年学习与培训,叶轩婷对“行医”的认识越来越成熟。
在学校读书和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叶轩婷形容自己“一腔热血”,信心十足,热切地希望自己可以赶快学以致用、救治患者,觉得自己能从容处理所有问题。而在实践中,她发现很多时候实际遇到的病例和课本上写的不一样。“经过几年临床工作的积累,我越来越觉得行医需要更加谨慎、多方考虑,时间和经验上的积累非常重要。医路漫漫,十几年学医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医生就是要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持续努力,一步步成长。”她说。
工作中遇到大小问题时,叶轩婷喜欢主动和不同的前辈医生交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老师们可能不觉得是在教导我们,只是在与我们分享故事,但我总能从中学习到他们诊断或治疗的一些思路。”她说。
在工作岗位上,每当患者症状改善,或者向叶轩婷表达感谢,她都会有成就感。她觉得,把兴趣发展成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走上医学道路。”
叶轩婷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患者,时常回答患者关于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的询问。她说:“刚开始做医生时我也不习惯,但久而久之发现,患者把我当作朋友。有时候医生不只是通过药来医治病人,通过叮嘱饮食起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这样也很好。”
在上海生活,父母不常在身边,叶轩婷的导师和科主任给予她很多的关心和安全感。她说:“到了陌生环境,如果周围的人对我不管不顾,我一定会感觉无依无靠很孤单。而我的导师、主任还有师姐们都很关心我,给我很大支持。有句话讲起来不太好意思,导师就像我第二个妈妈一样。”
来上海学习工作十几年,叶轩婷的家人一直很支持她,也对上海越来越熟悉。近几年的春节假期,叶轩婷的家人选择来上海和她一起过年。她说:“再过几个月又要过年了,这次我们也会好好规划,除了在上海团聚,还打算到周边走走看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