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科技风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多家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都在加速布局,抢占这一未来的万亿级市场。
人形机器人迎来技术突破,商业化前景广阔
近日,美国明星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发布了其首款搭载OpenAI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1。虽然只用了一个神经网络,但Figure 01已经能够听懂人类的对话指令,完成递苹果、收拾垃圾、摆放餐具等日常任务,速度接近人类水平。这标志着在大语言模型等前沿AI技术的加持下,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认知、交互、操控等核心能力正在迎来重大突破。
业内普遍预计,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元年。据高盛预测,单个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已经从去年的5-25万美元下降到目前的3-15万美元。随着关键零部件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软硬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助理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并诞生千亿级的新兴市场。
科技巨头加速入局,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眼下,以Figure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正在获得资本市场的密集关注。今年2月,Figure宣布完成6.7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26亿美元。微软、英伟达、OpenAI、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巨头纷纷参投。
与此同时,腾讯、小米等中国科技巨头也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今年3月,小米集团宣布成立机器人实验室,正在研发类人形态机器人。去年8月,腾讯机器人实验室的环境感知机器人实现了走、跑、跳、爬楼梯等高难度动作。在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有布局。
可以预见,随着产学研用各方的协同创新,以及政策、资本等要素的加速集聚,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进入创新活跃期。各大主流科技公司都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新一轮的技术与商业竞赛。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长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新物种”。
总之,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形机器人正迎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窗口期。科技巨头纷纷加码布局的背后,是对这一未来“颠覆性”创新赛道的高度认可。站在智能革命的前沿阵地,人形机器人行业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成为各路资本竞相追逐的“新风口”。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巨灵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