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属补益药。是常用的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的药物,并有安胎的作用。肾主腰膝,肝主筋,肾主骨。如因肝肾虚弱而致腰痛,膝腿无力者,可用杜仲补旰肾,强筋骨而益腰膝。常与熟地,续断,牛膝、山药、山萸、补骨脂等同用,腰腿发凉喜暖怕...
功能主治 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主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1.《本草徵要》:血寒者可多用,血热者不过用三...
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生中岳川谷”,以根供药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始称芍药之根有赤、白两种。至宋,已明确地将芍药分为“色白...
去翳明目;解毒杀虫。主目暗生翳;疳疾;痔瘘。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1.《本草求真》:兔屎能明目,以除目中浮翳,且痨瘵、五疳、痔漏、蛊食、痘疮等症,服之皆治,亦由热绪毒积而成,得此寒以解热,...
功能主治 ①《别录》:主虚损泄精。 ②《日华子本草》:益精髓,悦颜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浸酒。 附方 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獐骨一具,远志、黄芪、芍药、干姜、防风、茯苓、厚朴各三两,...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湿热带下;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性味:甘、微苦,气香性温。 成分:含有少量挥发油和黄色结晶性煎、揉质、没食子酸、色素等。玫瑰油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化合物。 功用: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
炎热的夏天里,家中药物如未能妥善保存,多数药品的效价可能会打折扣,一些药品还可能会失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一些药品需放入冰箱,而另一些则不宜放冰箱。 宜放入冰箱的药品 针剂: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通常应存放在冰箱中冷藏...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治劳伤吐血,咳血,月经不调,痢疾,瘰疬,骨折。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根:祛风除湿,止呕,活血。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疯狗咬伤。叶:治黄水疮。 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清热凉...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疮疖痈肿,小儿支气管炎,肺炎,胃痛,痢疾,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咽喉炎、扁桃体炎、血栓性脉管炎、淋巴...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鼻衄;崩漏;带下;麻风;皮肤瘙痒;疥疮;蛇虫咬伤;口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捣绒塞鼻。 各家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
1、减轻静脉曲张 石榴籽多酚可以帮助防止由瘀伤所致的静脉曲张,也可减轻动脉血管的脆性。 2、改善皮肤 石榴籽多酚可帮助皮肤抵抗自由基和胶原质降解酶伤害。该保护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皮肤弹性流失而出现的过早皮肤皱纹形成。 3...
李干 即李子干,永泰县种植李树历史悠久,素有“李果之乡”美称。李属蔷薇科落叶果树,适应性强,无论沙滩、园地,还是山坡荒地,经过改良,均可栽植。李的果实色泽丰润,味甜鲜美,既可鲜食,又可制成李干加工成蜜饯、果酱、果酒和罐头等,具有生津...
功能主治 固肾涩精。治遗精滑泄,淋病,尿血,遗溺,崩中,带下,泻痢。 ①《本草再新》:健脾固肾。 ②陈念祖:收涩精气。 ③《山西中药志》:利尿清热。治淋病尿血,暑热泻痢。 ④《中药材手册》:治遗溺,崩中下血。 ⑤...
中医认为,不少急性疼痛症、抽搐痉挛常与肝阴不足、津伤血虚有关。芍药甘草汤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此方仅由芍药(白芍)、甘草两味药组成,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
黄精,属于百合科植物,其根状块茎肉质肥厚,将其蒸制后入药,被视为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黄精的嫩苗又叫笔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味道鲜美。 黄精味甘性平,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黄精中含有多糖、氨基酸、黏液质、淀粉等成分,有降血脂、降血压...
夏季来临,暑湿当令,由暑湿引起的疾病逐渐增多。家庭常备藿香正气散,对防病治病大有益处。 藿香正气散是宋代官方确定的成方,主要由藿香、苏叶、白芷等十多味中药组成,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功效。虽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及四时感冒,但对夏季暑...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滑肠;通乳。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湿热黄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疮疖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至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注...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疟。主中寒脘腹胀满;呕逆;食积不化;疝肿;妇女宫寒不孕;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成粉,每次1-2g,每日2-3次。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主肾虚劳损;腰脊冷痛;足膝痿弱;耳鸣;耳聋;消渴;阳痿;滑精;尿频;遗尿。 用法用量 内服:1-2枚,煮食或煎汤;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别录》:补肾气,益精髓。 2.《唐本草》:羊肾...